其实,对于三杨来说,他们现在对于朱高炽也完全是一种迷之信任。

    他们只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劝谏。

    要完成他做为臣子的使命。

    至于,去质问朱高炽,甚至去给他做决定,或者在某个事情上面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况,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。

    朱高炽也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。

    他是知道的,后世的文官就是这样子的,拿着一个什么圣人之言,礼仪规范说事。

    然后背地里这些人则干的都是违反这些的规定的事情。

    简直就是实打实的阳奉阴违。

    了解历史的朱高炽对这些人恨之入骨,所以他在选择人员的时候,就已经规避了这些事情,那些不听话的人,他是不用的。

    那些十分刚直但是忠心耿耿的人,他也会用,不过不会用在朝堂上,这些人让他们去做事情。

    比如胡广这样的人,就去做实事比他在朝堂上骂天骂地更好。

    三杨这么多年来跟在朱高炽的身边早就了解了他的性格,知道朱高炽最不喜欢的就是他们拿古时候的道理来说事。

    朱高炽觉得古人的道理有用的则用,没有用的那么就可以摒弃了。

    现在又说到了这个事情上面了。

    他们即便是觉得这样做实在是不很合理,可是他知道,朱高炽要是真的决定了,那么他们也不敢再多说什么,

    他们哪里还有什么胆量去问什么理由呢。

    朱高炽是要这样的臣子的。

    可是他也要于谦这样的人。

    以免自己在一些看不清楚的时候,有他可以给指点一点路。

    所以,朱高炽想要解释的主要人物还是于谦。

    方如晦这种人他完全不会有什么质疑。